【提素养 促健康】世界流感日——精准防护 守护健康
根据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及专家预测,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,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,主要为甲型H3N2。请市民朋友一起来学习这份流感防护指南!
根据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及专家预测,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,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,主要为甲型H3N2。请市民朋友一起来学习这份流感防护指南!
监测结果分析显示,10月20~26日检出的呼吸道传染病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,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。近期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,部分省份已进入中低水平流行。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第41周(10月6日~10月12日)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。
常言说:“天凉好个秋”。10月下旬以来,江西正式开启“深秋”模式,而随着冷空气赶趟来赣,这个十月将在风雨中落幕,气温也再迎降幅。以南昌为例,下周气温将在“10”字头徘徊,且在昼夜温差加持下,体感上的凉意会更加明显。
今年冬天的流感,真的比往年更凶吗?坦白讲,答案恐怕是肯定的。就在上周(10月20日至26日),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90%。而去年同期,主流毒株还是H1N1。毒株变了,我们的防护准备跟上了吗?
时值秋冬交替,随着气温下降,流感病毒开始进入流行季,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加剧,这种看似平常的呼吸道传染病,拥有极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,每年都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挑战,尤其对老人、儿童和体弱者威胁巨大。接种流感疫苗,是构建免疫屏障的首要之盾。目前,新一季流感疫苗已上市,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第41周(10月6日~10月12日)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。
今年主流流感病毒是甲型H3N2,虽发现已久,但变异频繁,易突破免疫防线。对比去年H1N1,它有两大特点: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第41周(10月6日~10月12日)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。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第41周(10月6日—10月12日)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。
10月30日,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最新情况。当前,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,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。
最近,#新毒株H3N2来袭#直接冲上热搜榜!一时间,网友们纷纷表示:“刚刚丢掉口罩,怎么又得捡回来?”、“这年头,没个N95都不敢出门了!” 那问题来了,这波新毒株到底是何方神圣,是不是比去年还要难缠?
最近广东气温一降,大家纷纷裹上外套,热搜上#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#也跟着冒了头——秋冬流感季是真的到了!10月29日这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,不少人慌慌地问:这H3N2真是新病毒吗?今年流感和去年比有啥不一样?到底该咋防?别着急,咱们慢慢说清楚。
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、孩子以及有慢性病的人来说,一次流感可能就是一次住院风险。我们不是非要紧张兮兮、草木皆兵,而是要有准备地面对这个季节,避免“明知道有风险,却什么都没做”。
秋去冬来,北京的气温变化愈发明显,我们也迎来了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等疾病的高发季节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和普通感冒不同,流感传播力强、危害性大,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~500万的重症病例和29万~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。
发烧、咳嗽、嗓子疼……近一段时间,社交平台上多了不少“病友”分享自己“中招”流感的经历。中国疾控中心第42周监测数据显示,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已超去年同期,其中甲型H3N2毒株占比高达89%。对此,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,守护自身与家人的健康呢?以下几个防护要点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。
最近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排队排到走廊,医生护士一个接一个病倒,原因就一个:流感又来了,而且这次是H3N2毒株主打。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第41周(10月6日~10月12日)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。